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下载 > 仪器操作规章 > 正文

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来源: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发布日期:2022-08-01 】

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6月15

第一章总则

在实验室可以使用气体钢瓶直接获得各种气体。气体钢瓶是储存压缩气体的特制的耐压钢瓶。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气压表)有控制地放出气体。由于钢瓶的内压很大(有的高达

15MPa),而且有些气体易燃或有毒,由于在气体钢瓶的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都可能涉及高压爆炸、有毒气体释放等多种危险,因此,贯彻落实做好气体钢瓶的安全管理工作异

常重要。

做好实验室内气体钢瓶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实验厂区内人身和财产安全,更是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并严格贯彻执行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的

有关气体钢瓶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保证压力气瓶的安全使用,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73号国务院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在重点实验室。

第二章气瓶管理原则及细则实施范围

2.1气瓶安全管理的原则

a. 必须采购有安全生产资格的厂家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气体钢瓶;

b. 严禁无安全许可证人员触碰、搬运和使用气瓶;

c. 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量身定做操作规程;

d.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e. 建立严格的气瓶检查及巡查制度;

f. 定期对气瓶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2.2细则实施范围

a.本细则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

60℃的液体的气瓶。

b.本细则不适用于盛装溶解气体、吸附气体的气瓶,灭火用的气瓶,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气瓶,以及运输工具上和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压力容器。

c. 本细则对气体钢瓶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检验等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

第三章气瓶的采购及运输

3.1气瓶的采购

3.1.1 实验室气体钢瓶的采购须填写《实验室气瓶采购审批表》,须详细说明所要采购的气体钢瓶的种类及其用途,经实验室副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采购。

3.1.2 气体钢瓶的采购必须在正规的厂家进行购买,提供气体钢瓶的厂家须满足以下条件:

a.具有国家认定的生产资格认证和生产许可证书,具有气体充装许可证;

b.承诺安全配送气瓶到指定实验地点;

c.能够提供与购置的气体钢瓶相配套的证明材料。

3.1.3 由实验室指定的具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对新购入的气瓶进行入库前检验,并填写《实验室新购入气瓶检验表》。新购入的气瓶须满足以下条件:

a.必须有国家统一规定的钢印代号。气瓶必须是由具备气瓶制造资格的厂家生产,在气瓶的瓶肩上打有制造单位许可代号和出厂日期;

b.必须是经过当地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气瓶,具有质监部门出厂监督检验的标志,否则不予接收;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二十年的,每五年检验一次;超过二十年的,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五年检验一次。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

其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标志为钢瓶角阀上的检验环,检验环使用超过检验时间的钢瓶不能使用,要及时送检,以确保其安全性。

c.气体钢瓶必须在其安全使用年限内。超过使用期限的,不准延期使用,应不予接收,强制报废;

d.气瓶的外部无严重腐蚀或严重的机械损伤,有明显正确的漆色和标志,常用气体的标准漆色标志如下表所示;

序号

充装气体名称

化学式

瓶色

字样

字色

色环

1

乙炔

CH≡CH

乙炔不可近火

大红


2

H2

淡绿

大红

P=20;淡黄色单环

P=30,淡黄色双环

3

O2

淡兰

P=20;白色单环

P=30,白色双环

4

N2

淡黄

5

二氧化碳

CO2

铝白

液化二氧化碳

P=20;黑色单环

6

甲烷

CH4

甲烷

P=20;淡黄色单环

P=30,淡黄色双环

7

He

银灰

深绿

P=20;白色单环

P=30,白色双环

8

Ar

银灰

深绿

9

一氧化碳

CO

银灰

一氧化碳

大红


注:色环栏内的P是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MPa。

e.附件及安全装置齐全。气瓶的瓶帽、套圈应齐全,气瓶上必须装有两道防震圈。钢瓶安全帽松动或脱落以及底座脱落、变形或其它缺陷影响其直立的钢瓶,此类钢瓶属不合格钢瓶,

禁止接收、使用。

f.气瓶必须为封闭紧密的,无漏气现象。

g.气瓶的气体充装量要在安全范围内,严禁超限。如硅烷钢瓶最大充装为12 KG,一旦超量将会发生泄露自燃的安全隐患。

3.1.4经检验合格的气体钢瓶方可接收、入库。

3.2气体钢瓶的运输及搬运

3.2.1 对于新购入气瓶,由供货厂家负责安全、可靠地运送至指定的实验地点;

3.2.2实验室厂区内气瓶的移动、搬运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由指定的具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搬运,严禁使用普通力工随意搬运。

a. 在搬运过程中,气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露。储存中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若发生

火灾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

b. 在搬运工程中应在气瓶上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减少碰撞。

c. 搬运充装有气体的气瓶时,应用特制小推车,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转动。选用的运输工具必须安全可靠,全塑型气瓶推车和常见的金属气瓶推车相比,在运输过程不产生摩擦火

花,不会腐蚀,不产生噪音,可以适用于任何路面。绝不允许手握开关阀移动,严禁在搬运过程中对气瓶抛、滑、滚、碰。

d.瓶内气体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厢)运输;易燃、易燃、腐蚀性物品或与瓶内气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不得与气瓶一起运输。

e.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免曝晒。

f.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严禁烟火。运输工具上应备有灭火器材。

g. 应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搬运人员在气瓶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正确的处理。

3.3气体钢瓶的入库

对于新购入的气瓶,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由仓库管理员履行气瓶入库登记手续。填写《实验室气瓶入库登记表》,对新购入的气瓶进行编号、登记,填写后的《实验室气瓶入

库登记表》需存档保存。

第四章气体钢瓶的贮存

4.1库房存放

a. 备用气瓶应在专用库房存放,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库房应设专人管理,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设置"危险"、

“严禁烟火”的安全警示标志。

b.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不得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储存仓库和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保证气瓶瓶体干

燥。夏季应防止曝晒。在仓库内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c.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仓库内的最高温度和规定储存期限。

d. 气瓶库房内应分类摆放,标志明显。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如氧气瓶和乙

炔瓶、氢气瓶和氧气瓶、氢气瓶和氯气瓶等);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氧、液氯、压缩空气等助燃气体钢瓶严禁与易燃物品放置在一起。

e. 存放氢气钢瓶或其它可燃性气体钢瓶的房间应注意通风,以免漏出的氢气或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种发生爆炸。室内的照明灯及电气通风装置均应防爆,设置防毒用具或

灭火器材。

f. 原则上有毒气体(如液氯等)钢瓶应单独存放,严防有毒气体逸出,注意室内通风。最好在存放有毒气体钢瓶的室内设置毒气鉴定装置。

g.气瓶放置应整齐,佩戴好瓶帽,应保持直立放置。务必用框架或气瓶架妥善固定,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h.贮存气体钢瓶的仓库内应安设监测报警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应定期检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i. 实验室安全员要定期检查库房的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做到经常通风;定期对库房内存放的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上报,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4.2实验室内气瓶的放置要求

a.钢瓶应远离热源、火种,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曝晒,严禁受热,避开放射性射线源,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b. 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互相接触后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如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

c. 气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气体钢瓶严禁接触火种;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备用气瓶和空气瓶,实验室内放置的气瓶残留压力必须大于安全值,对于接近安全值的气瓶

应及时移至气瓶库房内统一存放。

d. 禁止随意搬动或敲打气瓶,气瓶的移动须经实验室主任的批准,且由有安全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移动。

e. 保证气瓶的清洁,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气门嘴和减压阀)。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f.存放氢气钢瓶或其它可燃性气体钢瓶的房间应注意通风,以免漏出的氢气或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种发生爆炸。室内的照明灯及电气通风装置均应防爆。

g. 放置在实验室内的气瓶务必用框架或气瓶架妥善固定,有防止倾倒的措施,严禁卧放使用。

h.实验室安全员要定期检查实验室内的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做到经常通风;定期对实验室内存放的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上报,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气瓶的操作规范

5.1气瓶的使用

5.1.1 实验室内气体钢瓶应做到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种气体使用。

5.1.2 使用时要检查气瓶及连接气路的气密性,确保气体不泄露。用肥皂水沾在连接气路的接口处,打开气瓶,观察是否有气泡,检查气路的气密性,并调整至其确实不漏气后方可进

行实验。

5.1.3 使用气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气压表)。减压阀(气压表)中易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是左旋开启,其他一般气体为右旋开启。各种气体的减

压阀(气压表)、导管不得混用,以防爆炸。

5.1.4 使用高压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

5.1.5 开、关减压器和开关阀时,动作必须缓慢;使用时应先旋动开关阀,后开减压器;用完,先关闭开关阀(应拧紧不得泄露),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

关开关阀。开瓶时阀门不要充分打开,乙炔瓶旋开不应超过1.5转,要防止丙酮流出。

5.1.6 打开气瓶开关阀时,要注意观察减压表的读数。由操作人员或安全管理员填写《实验室气瓶使用登记簿》,尤其要注明该气瓶的残余压力。切忌将气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

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其中,可燃性气体如C2H2应剩余0.2-0.3MPa;乙炔应剩余0.5MPa以上,否则钢瓶中丙酮会沿管路流进火焰,致使火焰不稳噪声加大,

并造成乙炔管路污染堵塞;H2应保留2MPa以上,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不可用完用尽。当气瓶残留压力接近安全压力时,应及时向实验室主任上报,将该气瓶移出实验室,放置在

气瓶库房的空气瓶区,联系厂家更换气瓶。

5.1.7 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气体气

瓶,与明火的距离应大于安全距离。

5.1.8 气瓶使用完毕,操作人员应按照气瓶阀门上的标注提示关闭阀门,确保开关阀拧紧不得泄露。先关闭开关阀(应拧紧不得泄露),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切不可只关减压

器,不关开关阀。一般是顺时针旋转为关闭,逆时针旋转为开启。气体气瓶阀门的开关方向以该气瓶上的标注为准。

5.2气瓶的安全检查

5.2.1 专项检查

制定规范的气瓶专项检查计划,由实验室主任带领实验室安全员、实验人员按照计划对实验厂区内的所有气瓶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填写《实验室气瓶安全专项检查表》。

实验室气瓶专项安全检查的周期为:

a.实验室每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其中包括对实验室内放置的和库房内放置的所有气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由检查人员填制检查表;

b.每周要进行一次厂区重点系统单元、重点实验单元、重点实验项目所涉及使用到的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填制检查表。

c.充装一般气体的气瓶三年检验一次;如在使用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或严重损伤的,应提前进行检验。气瓶瓶体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损坏,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切不可再送去充

装气体,应送交有关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专项安全检查过程中,要着重检查以下内容:

a. 气瓶是否在安全使用期限内。

b. 气体钢瓶的涂色及气瓶上的标志须满足《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管理细则》对应条款的规定。

c. 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

d. 库房内气体钢瓶的存放环境是否满足存放要求,是否遵守分区存放;实验室内气体钢瓶的存放环境是否满足存放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e. 气瓶的放置是否规范,是否有防止倾倒的保护措施。

f. 气瓶的残留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在每次使用气瓶时,实验操作人员须先打开总阀,观察气瓶内残留压力,并将该气瓶的残留压力示数及时、如实的填写到《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簿》中。

在气瓶安全巡查时,安全员须根据《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簿》中填写的该气瓶内残留压力判断该气瓶的残余压力是否在安全限值以内。

在气瓶安全专项检查时,须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旋拧开关,观察气瓶残留压力示数,进而核对《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簿》和《实验室气瓶安全巡查表》中对于每次气瓶内残留压力的

示数填写是否属实。

g. 存放气瓶的地点是否配备各种安全护具,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可靠。

5.2.2 安全巡查

制定规范的气瓶安全巡查计划,由实验室安全员、值班教师在工作日每天对实验室内放置的气瓶进行安全巡查,填写《实验室气瓶安全巡查表》。在在巡查过程中,要着重巡查以下内

容:

a. 最近使用的气瓶是否已将阀门关闭,确定其不漏气。

b. 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安全配件是否齐全。

c. 气瓶的放置是否规范,是否被随意移动,如有,须由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将其恢复原位,并有实验室安全员做好登记。

d. 由实验室安全员检查《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簿》的填写是否及时、有效,结合当日实验操作人员填写的《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簿》内容,确定气瓶的残留压力等重要安全信息,从

而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

5.2.3 要求每个气瓶都有与之对应的《实验室气瓶安全专项检查表》和《实验室气瓶安全巡查表》,前者由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填写,后者由实验室安全员或值班教师填写,并将其统一

交给实验室行政秘书存档。

5.3定期对气瓶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5.3.1气瓶的使用人员必须了解并熟练掌握气体钢瓶的安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3.2 气瓶的使用人员须熟练掌握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必须掌握实验室所涉及的各类火灾的特性及其扑救常识。消防知识及消防技能考核是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全资格证发放的重

要依据,未取得安全资格证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不能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气瓶的移动、使用操作必须是由获得安全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操作。

5.3.3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来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的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必须取得安全资格证方能上岗作业。

第六章常用及特殊气体专篇

6.1乙炔

6.1.1乙炔气体概述

a.标识

中文名称:乙炔

英文名称:ethyne。

别名:电石气

CAS No.:74-86-2。

EINECS号:200-816-9

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密度:标准气压下1.17 Kg/m3;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 Kg/m3;

熔点:-80.8 ℃

沸点:-84 ℃

b.危险性及毒性概述

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急性毒性: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

用。人接触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接触20%时引起明显缺氧,接触30%时共济失调,在35%浓度下5 min引起意识丧失,接触含10%乙炔的空气中5 h,有轻度中毒反应。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该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

c.理化特性

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

相对密度:0.6208(-82/4 ℃);

折射率:1.00051;

折光率:1.0005(0 ℃);

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 ℃;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有机

溶剂。在15 ℃和1.5 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

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d. 防护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6.1.2 乙炔气体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乙炔气体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和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b.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防止日光曝晒。在搬运过程中须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c.存放乙炔气瓶的地方,要求通风良好,且禁止放置在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置在橡胶等绝缘体上,库房须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d. 严禁铜、银、汞等金属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器具含铜量应低于70%。

e.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防止产生静电。

f.在使用前,应保证一氧化碳气体钢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

g.使用前必须给气体管道用氮气试压、用肥皂水试漏,氦气保压试漏,确保气体管道不泄露,方可进行实验。

h.使用乙炔气体钢瓶时应装上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还要注意防止气体回缩。如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瓶体,同时最好将

气瓶移至远离人员的安全处加以妥善处理。

i.乙炔气使用压力不得超过1.5/cm3,输气流速不得超过1.5~2cm3/时·瓶

j.乙炔气瓶应保证残留压力在0.5MPa以上,否则钢瓶中丙酮会沿管路流进火焰,致使火焰不稳噪声加大,并造成乙炔管路污染堵塞。

6.1.3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发生乙炔燃烧时,绝对禁止用四氯化碳灭火(四氯化碳灭火机理是蒸发为蒸汽吸收大量热,该蒸汽比空气重5倍,悬浮在燃烧物与空气之间,阻止燃烧。但四氯化碳遇火或炽热物可分

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而乙炔与氯气或次氯酸盐等化合,在日光照射下或加热就会发生燃烧爆炸,所以禁止用四氯化碳对电石和乙炔灭火)。

6.1.4泄露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6.2氢气

6.2.1 氢气概述

a.标识

中文名称:氢气

英文名称: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6

b.理化性质

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09克/升(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在-252℃,变成无色液体,-259℃时变为雪花状固体。

熔点:-259.2℃

沸点:-252.77℃

三相点:-254.4℃

液体密度(平衡状态,-252.8℃):169kg/m3;

气体密度(101.325kPa,0℃):0.0899kg/m3;

比容(101.325kPa,21.2℃):5.987m3/kg

气液容积比(15℃,100kPa):974L/L

临界温度:-234.8℃

临界压力:1664.8kPa

临界密度:66.8 kg/m3;

熔化热(-254.5℃)(平衡态):48.84 kJ/kg

气化热△Hv(-249.5℃):305 kJ/kg

热值:1.4*10^8 J/kg

空气中的燃烧界限:5%~75%(体积)

c.危险性及毒性概述

易燃性级别:4

毒性级别:0

易爆性级别:1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氟、氯、氧、一氧化碳以及空气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险,其中,氢与氟的混合物在低温和黑暗环境就能发生自发性爆炸,与氯的混合

比为1:1时,在光照下也可爆炸。氢由于无色无味,燃烧时火焰是透明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向氢气中加入乙硫醇,以便感官察觉,并可同时付予火焰以颜

色。氢虽无毒,在生理上对人体是惰性的,但若空气中氢含量增高,将引起缺氧性窒息。与所有低温液体一样,直接接触液氢将引起冻伤。液氢外溢并突然大面积蒸发还会造成环境缺

氧,并有可能和空气一起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燃烧爆炸事故。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

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6.2.2 氢气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氢气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和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氢气应单独存放在实验室专用仓库内,室温不宜超过30℃。以确保安全。库房必须通风良好,应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并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开关设在仓外。

时刻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次。

b.氢气气瓶不能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一起存放,切忌混储混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c.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d.必须使用专用的氢气减压阀,开启气瓶时,动作要轻缓。

e.使用期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确认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

f.在确认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后,逆时针打开钢瓶总阀,并观察高压表读数,然后再打开减压阀开关。

g.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2MPa以上余压。

6.2.3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

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2.4 消防措施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6.3氧气

6.3.1 氧气的概述

a.标识

中文名:氧气

英文名:Oxygen或Oxygen gas

化学式:O2

CAS号:7782-44-7

EINECS号:231-956-9

相对分子质量:32

b.理化特性

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

熔点:-218℃(标准状况)<-218℃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沸点:-183℃(标准状况)<-183℃淡蓝色液体>-183℃无色无味无味

密度:1.429g/L

液氧的密度:1140kg/m3(1.14g/cm3

溶解度:不易溶于水 标准大气压下1L水中溶解30mL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

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

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

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6.3.2 氧气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氧气钢瓶的运输、搬运和贮存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氧气瓶一定要防止与油类接触,并绝对避免让其它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禁止用(或误用)盛其它可燃性气体的气瓶来充灌氧气。

b.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曝晒的地方。

c.贮存时,氧气钢瓶要与氢气等可燃性气体钢瓶隔开

d.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的气密性,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方可进行实验。

e.使用时,先逆时针打开钢瓶总开关,观察压力表读数,记录高压瓶内的气瓶压力。使用结束后,先顺时针关闭钢瓶总开关,放尽余气后,再逆时针旋松减压阀。

f.不可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残留压力。

6.3.3 泄漏应急处理

当氧气气瓶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撤离人员,消灭施工场所的明火及热源,若在室内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以降低浓度,防止火灾或爆炸,并采取适当措施对泄漏气瓶进行应急处理

6.3.4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氧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氧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

有害燃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6.4甲烷

6.4.1 甲烷概述

a.标识

中文名:甲烷

英文名:methane

别名:天然气,沼气,甲基氢化物

分子式:CH4

相对分子质量:16.04

CAS号:200-812—7

b.理化特性

熔点:-182.5℃

沸点:-161.5℃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48(273.15K、101325Pa)

分子直径0.414nm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

分类:有机物

C—H 键能:413kJ/mol

H—C—H 键角:109°28′5.5防护措施

c.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4.8

爆炸下限%(V/V):5.0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窒息性。

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在5%~15.4%的体积范围内时,遇火花将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时要检验纯度,矿井内要通风良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d.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e.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

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f.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

燃烧(分解)产物:(极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完全燃烧)。

6.4.2 甲烷气体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甲烷气体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及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危险品库房。库温不超过30℃,远离火种、火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等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

b.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c.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甲烷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及容器损坏。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d.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e.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f.高纯甲烷每瓶气体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6.4.3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气体时,要用强制通风的方法使其浓度在爆炸范围以下。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

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漏气的钢瓶如果无法堵漏,则要转移到空旷地方放置,或者装适当的灯头燃烧。

6.4.4 急救及消防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6.5一氧化碳

6.5.1 一氧化碳气体概述

a.标识

中文名:一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分子式:CO

相对分子质量:28.01

CAS号:630-08—0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非金属氧化物

b.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c.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

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

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

影响无定论。

d.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爆炸下限(%):12.5

引燃温度(℃):610

爆炸上限(%):74.2

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e.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PC-TWA (mg/m3):20;PC-STEL (mg/m3):30;

前苏联MAC(mg/m3):20;

美国TVL-TWAOSHA:50ppm,57mg/m3;ACGIH:25ppm,29mg/m3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碘检气管比长度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f.理化性质

熔点(℃):-199.1;沸点(℃):-191.4;

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0.97;

气液容积比(15℃,100kPa):674L/L

临界温度(℃):-140.2;临界压力(MPa):3.50;临界密度:301kg/m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g.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及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h.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LC50 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

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11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50ppm (24小时,孕1~22天),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25ppm(24小时,孕7—18天),致胚胎毒性。

i.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j.运输信息

危规号:21005 UN

编号:1016

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4,14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6.5.2 一氧化碳气体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气体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及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气瓶必须保证密闭,库房应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并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b.一氧化碳气瓶不能与含氧、其他强氧化性、可燃性材料、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气瓶一起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开关设在仓外。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c.一氧化碳气体钢瓶使用系统应设有止回阀,以防倒灌入气瓶。

d.使用区不能有着火源和热物体。工作环境应保持通风,且在贮存和使用区应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报警器应定期用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校准。

e.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f.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g.在使用前,应保证一氧化碳气体钢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

h.使用前必须给气体管道用氮气试压、用肥皂水试漏,氦气保压试漏,确保气体管道不泄露,方可进行实验。

i.每瓶气体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6.5.3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6.5.4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并及时就医。

6.5.5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

用。

6.6氦气

6.6.1 氦气概述

a. 标识

中文名:氦气

英文名:helium

EINECS号:275-187-7

化学式:He

分子量:4.003

b. 理化性质

气体密度:0.1786g/L(0°C、1atm)

液态密度:125.2g/L(4.2K、100.312kPa)

比重:0.14(空气=1)

沸点:4.3K(1atm)

熔点:1.0K(26atm)

临界温度:5.3K

临界压力:0.228MPa

蒸发热:5.50cal/g、20.4kJ/kg(沸点)

液态与气态的体积比:699(0℃、1atm、以液态体积为1)

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常温下为气态的惰性气体。临界温度最低,是最难液化的气体。极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进行低压放电时显深黄色。氦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绝对零

度时在其蒸气压下,氦不会固化。

c.氦气的毒性

如果大量吸入氦气,会造成体内氧气被氦气取代,因而发生缺氧(呼吸反射是受体内过量二氧化碳驱动,而对缺氧并不敏感),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另外,如果是由高压气瓶中直接吸

入氦气,那么其高流速就会严重地破坏肺部组织。大量而高压的氦和氧会造成高压紧张症状High pressure nervous syndrome (HPNS),大量及长时间吸入氦气可导致脑损伤甚至死

亡。

6.6.2 氦气钢瓶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氦气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及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瓶装氦气在运输储存、使用时都应分类堆放,不准靠近明火和热源,应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腊、勿爆晒、勿重抛、勿撞击。

b严禁在气瓶身上进行引弧或电弧,严禁野蛮装卸,短距离移动氦气钢瓶应使用钢瓶专用手推车,长距离移动钢瓶应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

c.液氦的温度为-268.9℃,与皮肤接触能引起严重冻伤。

d.在贮存过程中,应确保氦气不泄露、工作场所保持通风,当氦气含量增加导致氧气含量低于19.5%时,患者先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

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e.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不燃烧的储存于气瓶中的高压气体。使用前应用肥皂水检漏气体管道,确保气体管道不漏气。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拧

开。

f.每瓶氦气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6.6.3 泄露应急处理

当氦气阀门、连接管道发生破裂、压力表、调节阀、氦气瓶本身阀门泄漏时:

a.阀门泄露:应立即关闭该侧的总阀门,迅速打开另一侧的总阀门,保持正常生产;

b.连接管道泄漏:迅速关闭该侧总阀,打开另一侧总阀,并及时上报,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管道维修;

c.压力表漏气:迅速关闭该侧总阀,打开另一侧总阀,并及时上报,由具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更换;

d.调节阀漏气:迅速关闭该侧氦气总阀,打开另一侧总阀,并及时上报,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e.氦气瓶阀门漏气:如发现氦气瓶阀门漏气时,立即关闭此氦气瓶阀门,组织人员撤离,及时上报,并联系厂家进行气瓶的维修及更换

6.7氮气

6.7.1 氮气概述

a.标识

中文名: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化学式:N2

相对分子质量:28.013

化学性质:不活泼

CAS登录号:7727-37-9

EINECS登录号:231-783-9

b.理化性质

熔点:63.15K,-210℃

沸点101.325kPa(1atm)时:77.35K,-195.8℃

临界温度:126.1K,-147.05℃

临界压力:3.4MPa,33.94bar,33.5atm,492.26psia

临界体积:90.1cm3/mol

临界密度:0.3109g/cm3

临界压缩系数:0.292

液体密度,-180℃时,0.729g/cm3

液体热膨胀系数,-180℃时:0.00753 1/℃

气体密度,101.325 kPa(atm)和70F(21.1℃)时:1.160kg/m3,0.0724 lb/ft3

气体相对密度,101.325 kPa(1atm)和70F时(空气=1):0.967

c.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

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d.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应及时就医。

e.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6.7.2 氮气钢瓶的贮存、搬运及使用注意事项

氮气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及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b.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c.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氮气瓶排放余气时要打开门窗,注意空气流通,防止发生窒息事故。余气排放要缓慢进行。

d.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e.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6.7.3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6.7.4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用水枪射至液

氮。

6.8氩气

6.8.1 氩气概述

a.标识

中文名:氩气

英文名称:argon

分子量39.938

化学式:Ar

密度(在标准状态下):1.784kg/m3

沸点:-185.7℃

b.对人体的危害

氩气为惰性气体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是,如果工业使用后,产生的废气则对人体危害很大,会造成矽肺、眼部损坏等情况。

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可以伤

皮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所以生产场所要通风,并且,从事与氩气有关的技术人员,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6.8.2 氩气钢瓶的贮存、搬运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氩气钢瓶的运输、搬运、贮存及使用须完全遵守《细则》中的每条规定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存放氩气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0℃。储存于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气瓶应有防倒措施。

b.瓶装气体产品为高压充装气体,使用时应经减压降压后方可使用。包装的气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气瓶必须送往有部门进行安全检验,方能继续使用。

c.瓶装气体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时都应分类堆放,严禁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堆放在一起,不准靠近明火和热源,应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腊、勿爆晒、勿重抛、勿撞击,严禁在气瓶身

上进行引弧或电弧,严禁野蛮装卸,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d.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配备自吸式呼吸面具。液氩泄露严防冻伤。

e.每瓶气体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6.8.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6.8.4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氩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氩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

有害燃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6.8.5 泄露应急处理

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