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上)》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College Physics(Ⅰ)(新罗马字体)
课程编号:F111701001024(新罗马字体)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4 实践学时:20
总学分:1.5(注意没有单位)
课程类别:必修(必修/选修)
考核方式:考查(考试/考查)
适用对象:工科专业及部分理科专业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上)
参考书目及实验指导书:
(参考书目每个单独一行,主要为近五年出版图书)
[1]吴泳华,霍剑青等.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强.大学物理实验(第3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
[3]姜义.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第一段进行课程简介,说明课程的性质、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以及课程主要内容等。)
本课程是工科专业及部分理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动手、设计能力强要求的实现,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具体课程目标请分条论述,包含思政目标,课程目标应当与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采用实验方法观察、分析常见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能根据测量要求设计实验系统,制定数据测量表格,并完成测量工作,把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能正确选用、使用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和量具,设计测量系统,完成测量过程;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学会误差估算方法,正确表达实验结果;领会分析实验误差的性质以及减小、消除或校正某种误差的方法。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能通过学习物理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验证测量过程,形成正确的科学实验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目标对培养要求的支撑
(明确每一个课程目标支撑的培养要求指标点,注意一个课程目标支撑一个指标点,一个培养要求指标点不要牵涉过多课程目标,交叉覆盖会导致指标点无法评价。)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能力 |
支撑的专业培养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1 |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2 |
实验设计分析与实验操作能力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 |
责任素养与职业规范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四、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可以加入整体说明,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共24学时,其中理论课4学时讲授绪论课:介绍实验理论、仪器使用、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要求;实验课20学时,共计10个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类,其中验证性实验必做4个、选做1个,综合性实验必做3个、选择2个。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实验内容 |
支撑课程目标 |
实验学时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1 |
测定固体的密度 |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体密度的一种方法;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和物理天平使用方法;学习各种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和不确定度,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
测定规则物体体密度的一种方法;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和物理天平使用方法;各种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和不确定度,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
1、2、3 |
2 |
验证 |
必做 |
2 |
用拉伸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 |
学会用伸长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
用伸长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
2、3 |
2 |
验证 |
必做 |
3 |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 |
掌握气轨的调节及操作方法、光电控制计时系统的使用;学习在气轨上测定速度、加速度。 |
气轨的调节及操作方法、光电控制计时系统的使用;在气轨上测定速度、加速度。 |
1、2、3 |
2 |
综合 |
选做 |
4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研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熟练电子秒表的使用,掌握一次倍测法的使用。 |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电子秒表的使用,一次倍测法的使用。 |
1、2、3 |
2 |
验证 |
选做 |
5 |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
测量样品的线膨胀系数,学习千分尺、温度计使用方法,学习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 |
线膨胀系数,千分尺、温度计使用方法,学习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 |
2、3 |
2 |
验证 |
选做 |
6 |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
用落球法测量蓖麻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滞系数。 |
转筒法测量蓖麻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滞系数。 |
2、3 |
2 |
验证 |
必做 |
7 |
电表的改装与校正 |
学习用替代法测量微安表的内阻;掌握电表扩大量程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对改装表进行校正和绘制校正曲线。 |
替代法测量微安表的内阻;电表扩大量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改装表进行校正和绘制校正曲线。 |
1、2、3 |
2 |
综合 |
必做 |
8 |
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
学会测量方法。掌握电子拉力计的使用 |
利用圆形框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 |
2、3 |
2 |
验证 |
必做 |
9 |
声的速测量 |
学会用驻波法、相位比较法和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综合运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
驻波法、相位比较法和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综合运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
1、2、3 |
2 |
综合 |
必做 |
10 |
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
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及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学习运用热电偶进行温度的测量。 |
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及系统误差;用热电偶进行温度的测量。 |
2、3 |
2 |
综合 |
必做 |
11 |
弦线振动的研究 |
掌握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共振频率学会测量波的传播速度。 |
利用弦线形成驻波,研究频率、拉力、波长之间的关系 |
1、2、3 |
2 |
综合 |
选做 |
12 |
虚拟仿真实验1:示波器的使用与测量 |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幅值、频率、叠加观测等。 |
利用示波器对各类信号进行幅值、频率测量,观测信号叠加现象,计算相位差值。 |
1、2、3 |
2 |
综合 |
选做 |
13 |
虚拟仿真实验2: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 |
了解太阳能电池原理,掌握其特性测量过程、方法与性能评价。 |
对太阳能电池进行光照,改变负载,测量输出电压与电流,并计算特性参数,研究输出功率变化。 |
1、2、3 |
2 |
综合 |
选做 |
五、成绩构成及评价标准
(先进行整体说明,然后具体给出成绩构成和评价标准)
课程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价。成绩满分100分,其中验证性实验5个,综合性实验5个。验证性实验(满分50分,其中实验准备10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报告20分)、综合性实验(满分50分,其中实验准备10分+实验操作20分+实验报告20分)两部分构成总成绩。具体成绩构成和评价标准如下:
1.成绩构成
课程目标 |
支撑培养要求指标点 |
成绩评定环节及比例 |
总计 |
验证性实验50% |
综合性实验50% |
实验准备 |
实验操作 |
实验报告 |
实验准备 |
实验操作 |
实验报告 |
课程目标1 |
1 |
8 |
|
|
10 |
|
5 |
23 |
课程目标2 |
4 |
2 |
15 |
16 |
|
15 |
15 |
63 |
课程目标3 |
8 |
|
5 |
4 |
|
5 |
|
14 |
合计 |
|
50 |
50 |
100 |
2.评价标准
(注意:评价标准按照每一项成绩构成对应的每一个课程目标进行说明)
(1)验证性实验--实验准备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1 |
8 |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
通过教材、学习通等资料能够完全掌握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撰写预习报告。 |
通过教材、学习通等资料基本掌握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并撰写预习报告。 |
通过教材、学习通等资料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撰写预习报告。 |
通过教材、学习通等资料不能掌握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未写预习报告。 |
未预习,不了解实验内容。 |
2 |
2 |
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
掌握实验过程,能够直接进行实验测量工作。 |
了解实验过程,可以进行实验测量工作。 |
部分了解实验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可以实验测量工作。 |
不了解实验过程,通过指导可以进行实验测量工作。 |
不能进行实验操作。 |
(2)验证性实验--实验操作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 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2 |
15 |
实验设计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
熟练构建测量系统,正确使用仪器,熟悉测量方法和过程。测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
能够构建测量系统,正确使用仪器,测量方法。测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
基本能够构建测量系统,使用仪器测量方法测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
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测量系统,使用仪器,测量方法。测得较正确的实验数据有较大的偏差。 |
不能构建测量系统,不能使用测量仪器,测得的实验数据偏差较大。 |
3 |
5 |
责任素养与职业规范 |
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能力好。 |
具有较好好的实验习惯,严格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较好。 |
具有合格的实验习惯,较好的工作作风,有团结协作能力。 |
实验习惯较好,有合适的工作作风,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
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工作不严谨,不能合作。 |
(3)验证性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 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2 |
16 |
实验设计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
能够正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正确,偏差小。思考题分析全面合理,有深度。 |
基本能够正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较正确,偏差较小。思考题分析基本合理,有一定的深度。 |
能够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基本合理,偏差适合。有思考题分析。 |
有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有思考题分析。 |
没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无思考题分析。 |
3 |
4 |
责任素养与职业规范 |
报告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合理,文字流畅工整,态度认真。 |
报告结构较严谨,思路基本清晰合理,文字较流畅工整,态度认真。 |
报告结构较好,思路基本清晰,文字流畅较工整,态度较认真。 |
报告结构一般,思路有合理性,文字较工整,态度一般。 |
报告结构松散,思路不清晰,文字不工整,态度不认真。 |
(4)综合性实验--实验准备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 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1 |
10 |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
通过查阅资料预习分析,正确完善规划设计实验方案,方案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合理。 |
通过查阅资料预习分析,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可行,但不够完善,设备选择合理。 |
通过查阅资料预习分析,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较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合适。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基本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基本合适。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存在较大错误,设备选择不合适。 |
(5)综合性实验--实验操作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2 |
15 |
实验设计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
建立正确的测量设计系统,正确使用仪器获取实验数据,正确完成实验操作,获得理想实验结果。 |
建立较正确测量设计系统,能使用测量仪器获取实验数据,正确完成实验操作,但未获得理想实验结果。 |
建立测量系统并正确使用仪器获取实验数据,较正确完成实验操作,未获得理想实验结果。 |
建立系统,使用仪器获取实验数据,基本正确完成实验操作,但未获得理想实验结果。 |
未正确获取实验数据,未能完成实验操作,未能获得实验结果。 |
3 |
5 |
责任素养与职业规范 |
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能力好。 |
具有较好好的实验习惯,严格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较好。 |
具有合格的实验习惯,较好的工作作风,有团结协作能力。 |
实验习惯较好,有合适的工作作风,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
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工作不严谨,不能合作。 |
(6)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 目标 |
成绩比例(%) |
考核 依据 |
考核标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60分 |
1 |
5 |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
正确完善规划设计实验方案总结,方案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合理。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可行,但不够完善,设备选择合理。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较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合适。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基本正确、可行,设备选择基本合适。 |
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存在较大错误,设备选择不合适。 |
2 |
15 |
责任素养与职业规范 |
能够正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正确,偏差小。总结分析全面合理,有深度。 |
基本能够正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较正确,偏差较小。总结分析基本合理,有一定的深度。 |
能够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基本合理,偏差适合。有总结分析。 |
有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评估。有总结分析。 |
没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无总结分析。 |
(注意:整个大纲的字体、字号按照范例进行,不要变化。大纲中文字部分均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表格中文字为仿宋、五号;英文和数字是Times New Roman。大纲完成后请将红色说明删除)
课程建设负责人:
教学大纲撰写人:
审 核 人:
教学负责人: